泰緬鐵路,原本是英國人在20世紀初的構想,當時緬甸為英國殖民地,希望建造連接泰國與緬甸的鐵路,所經地形翻山越嶺,因為建造難度太大而放棄。
二次大戰期間,日本在緬甸對抗英軍(包括澳洲及中國遠程軍),需要運送物資及軍備到緬甸,以與在印度的德軍會合,在無法安全地使用馬六甲海峽下,只能修建這條鐵路。
泰緬鐵路,全長415公里,泰國境內304公里,緬甸境內111公里。
工程在1942年9月16日展開,泰國起點為Non Pladuk(整段長53公里,) 緬甸起點為丹彪扎亞(Thanbyuzayat),到三塔山(Three Pagoda Pass)連結泰國,鐵路所經之處大多是高山叢林,需要開山劈石,為避免被盟軍空襲轟炸工程,日軍起用由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俘虜的戰俘(包括英國、澳州、荷蘭、美國等約3萬名),以戰俘為人肉擋箭牌,迫使盟軍停止轟炸。
日軍只提供簡陋的工具,迫使戰俘趕工,一日工作18小時,生活條件更非常差,約25%的戰俘因過度疲勞、營養不良、被虐待或各種傳染病死亡,導致人手不足,日軍只得聘用亞洲勞工,包括印度人、中國人、印尼人、泰國人、緬甸人、馬來人和新加坡人等等總共20萬的勞工(當時稱之為Romusha)。
日軍工程師預估工程需要5年時間,結果16個月(1943年12月25日)就完成,但是卻付出高死亡率的代價,至少16,000名戰俘和10萬勞工在建築過程中死亡,故此段鐵路又稱之為「死亡鐵路(The Death Railway)」。
死亡鐵路,現今只剩下Non Pladuk站至Nam Tok站還有運行,穿過桂河大橋(Kwai River Bridge),Tham Krasae Bridge,Chungkai Cutting等地方。